人物檔案:深圳市邵陽商會常務副會長、深圳市美麗來發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,邵陽市大祥區人。公司主要從事人發類:辨發、檔發、色發、發條、真人發、假發;假發類:日本、韓國進口發絲制造的男、女裝假發、配件產品;玩具類:高、中、低檔玩具,公仔假發;以及各類相關發飾制品,主銷國內,歐美國際市場,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發制品生產廠家之一。
在深圳龍華鎮打聽一個地方,當地人并不一定都會知道,但是只要說找假發廠,當地人總會自信滿滿的告訴你“哦,我知道!”
有20多年成長史的深圳美麗來制品有限公司在當地已然成了一個地標。
這座有著很強包容性的城市,在成長之初就包容了“美麗來”和他的締造者劉勝,他和城市一起散發美麗,走向世界。
1月10日,深圳美麗依舊。記者與深圳邵陽商會常務副會長、深圳美麗來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勝也來了一次美麗約會。
下海,在深圳開啟新事業
頭發曾被當做“東方地毯”與陶瓷、茶及古藥而聞名于世。
曾幾何時,邵陽不管是鄉鎮集市,還是縣城街上“收頭發,收長頭發!”一聲聲吆喝聲在人群中彌散開來,叫熱了集市,也叫熱了有著長發姑娘的心。她們總是在吆喝聲中不自覺地拉一下長發,尋思再長長點準有個好價錢。
而此時沿海深圳,改革開放正當時。劉勝聞到了商業發展的氣息,毅然不顧單位領導挽留,一頭扎進了商海。他說“做企業先從做人開始。”他珍視友誼,愛護家人。他是一個有夢想、有激情的人。在一次次市場沖擊波到來前,他居安思危,成功化解每次危機。年近半百,他依然每天堅持第一個到辦公室 ,盡管現在不用負責具體事務,但他說這是他一直以來的習慣,改不了。
時間回溯到80年代末期 ,時任毛發工藝廠廠長的劉勝就開始在全國各地跑了。當時的假發工藝在國內僅限于劇團 ,工業時代的假發在香港、廣州和佛山做,邵陽毛發工藝主要就是將收購來的毛發,根據客戶的要求分成不同的檔次,做的是初加工,根本沒什么利潤。當時內地思想不開放,加之交通信息不發達,雖然當個廠長,穿衣吃飯已經不成問題,但一心渴望到外面去闖一闖的劉勝再也坐不住了。雖然父母百般勸阻,可他還是毅然的辭掉了讓許多人羨慕的鐵飯碗。只身一人來到改革開放的橋頭堡——深圳。
誠信,奉還巨額資金
也許是后生可畏 ,也許是上蒼眷顧 ,他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也是這第一桶金讓劉勝堅定了一個信念——人無信不立。
談起那次經歷,劉勝至今歷歷在目。1988年,一個香港的客商跟劉勝第一個訂單,說要40萬元的毛發,當面給了劉勝20萬元現金作為訂金,這是劉勝自接觸這個行業來接到第一個大單,自然不敢怠慢,很快調集貨源,將貨物發了過去。過了幾天,香港老板將貨款打了過來,細心的劉勝發現香港老板打過來的不是20萬尾款,而是40萬。20萬的訂金給了劉勝,既沒有立字據,也沒有其他的佐證。面對這突如其來的20萬,第一次給劉勝一個考驗。“那時就是有個1萬元那都了不得了”揣著這20萬元錢,劉勝心里惴惴不安,有人勸說,現在剛開始創業,這筆錢太重要了,不如暫且留下,等到創業成功在還他,更何況是他自己送上門來的,也沒有寫欠條,不如拿著再說吧!
然而,劉勝沒有那樣做,盡管眼前他很需要這筆錢來作為自己的創業基金,但劉勝明白,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第二天劉勝主動給香港的老板打電話,當時老板的秘書接的電話,一聽多打了20萬錢的事,秘書都驚呆了,緩過神后說,劉老板你的錢我是核對好幾遍才打的,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問題。
劉勝仔細的給秘書解釋情況,并要求和老板見面。后來,劉勝將多出的20萬如數奉還。誰知香港老板的舉動更是讓劉勝感動不已。還回去的20萬,香港老板不僅沒拿 ,還當面給了他50萬當作本錢,要求劉勝做他的采購商。后來成了生意伙伴,一直到現在。談起這些年的經商成功之道,劉勝說離不開兩個字那就是—誠信。
劉勝說,這些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,人們對美的最求愿望越來越強烈,發制品工藝如雨后春筍冒出。劉勝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本色,誠信經商,踏實做人。他生產的產品,始終按照客戶的要求保質保量,以至于生意合作伙伴只要看到劉勝的產品,定了一條規矩,劉勝的產品不用檢查。“別人給了你這么大的信任,你還有理由去糊弄嗎?”這么多年 ,他由衷的感謝這份讓自己去追求、去熱愛的事業。假發行業給了自己展示的舞臺,給了自己去甄別、去反思、去實現夢想的機會,同時也給了自己見證蛻變過程。
感恩,熱心公益事業
劉勝創辦的美麗來品牌,從原來的產品單一發展到門類多、品種齊,取得專利11項,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發制品生產廠家之一,產品主遠銷歐美等國際市場。
在劉勝看來,人生其實就像過山車,有高潮就會有低潮。在高潮的時候,你就要想到低潮時該怎么辦?只有居安思危你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。劉勝懂得分享成功,更懂得分享財富。在他的帶領下,已經培養出邵陽本土不少上千萬的老板,這些人大部分以前就是他的員工,現在大部分是他的生意伙伴。
劉勝認為,當代商品社會早已不是推崇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,畢竟個人的能量太局限,惟有集眾之所長方可致遠。劉勝每年投入巨資送員工出去進修,在劉勝的感染下,妻子也遠赴國內外名校到處求學。
看到如今的成就,劉勝說,我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國家給的。所以他熱心公益,2008年汶川地震,他第一時間給災區捐款70多萬;他還積極參加家鄉的經濟建設,為村里捐款引來自來水,修公路,修學校,資助貧困大學生。
(來源:邵陽新聞網)